没有相关内容
自驾攻略
七星坑适宜户外探险,而且非常危险,一定要跟当地的野协去才能确保安全,是一次生存大挑战的户外活动。以下是引用成功穿越七星坑的驴友所分享的内容。
经过周密的准备,穿上迷彩服,带上食品、帐篷、武器及药品,我们出发了。多次从恩城经那吉镇再深入沙河山区,那路途已亲切如回家。继续往前走,高峰林立,隐约在苍穹之中的云雾里,时隐时现,她的神秘、悠远和朦胧撩拨着我们的心。这次要在原始森林露营,大家的心情还是有点凝重。车在山路上颠簸了近2个小时,终于到达七星坑口了,进入七星坑可以从山脊登顶而上,可以涉水经浊水潭、棺材潭逆流而上,还可以循古道进入原始森林。这次,我们是觅古道而入。
据史料记载,这条古道留下古瑶民的脚印,也留下清末的山贼滥杀无辜留下的血腥味,因时间久远,古道已被横生的草丛所掩盖,使原始森林变得更神秘。一位老山民要为我们当向导,我们谢绝了,探险的的惊险与艰苦只有在知与不知的变数中才能体会到。好心的山民还是带我们绕过半山腰,因为那里埋有能把几百斤的野兽置于死地的剪子,人若踩上剪子非死即伤。路越来越难走,参天的古树一棵挨一棵,一层包着一层,有的树身上缠绕着难以数清楚的藤条,从树的根部一圈圈缠到树顶,然后从树顶上垂吊下来,在大树间攀附交叉,我们摸索着在树与藤交错的缝隙里爬行,队友用短刀开路,甚至用身体把茂密的野草压向一旁,好让我们通过。这是一条古道,大多被枯枝藤条掩盖,时见卵石有序地排列着,裸露的石块成为古路基,被苔藓覆盖,在距山脚约300米的山脊隐约向莽林深处延伸,古瑶民踩出的古道,让我们嗅到历史的气息。深入森林深处,不时见到残墙断壁,这是村子的遗址,一片荒芜,让人心情愈加凝重。对于裸露地表的石头排列规则,有说这是七星坑少数民族划地为界的记号,有说是为原始森林指示方向的标志,还有说是瑶民拜祭土地山神的祭台,凉风吹走疲倦,惊悸的感觉幽灵般袭来。
在古道上走了近6个小时,原始林海愈加苍苍莽莽,一棵有几百年树龄的巨榕让人驻足,树下有约3亩长势茂盛的砂仁,分明是人为种植的痕迹,拨开丛林,又是断坦残墙!循着零落的方形断墙,可推测是两间房子的墙基,用刀砍断交错的野草,只见地形呈梯状顺山势而下,连续三级,有序地排列着染蓝缸!这是瑶民在此生活的痕迹。
染蓝缸是瑶民用蓝草制作颜料、漂染衣物的作坊。在大片的竹林的遮掩下,呈三级排列的染蓝缸是圆形的池,共有22个,最顶端的一级有11个,中间一级有7个,最下面的有4个,最顶端的染蓝缸较大,直径约2.5米,以下两级依次较小,小的直径约1.5米。染蓝缸用石头砌成,表层是石灰,有的粘合得很好,有的被杂草缠绕,用手一碰,成片地剥落。池的下端有个用于排水的圆孔,依然畅通,池底长满高过人头的植物,几乎湮没染蓝缸,森林人类文明生活的遗址也湮没在历史的迷雾里。
我们沿古道走了一天,广袤无垠的密林,每前进一步都意味着恐惧,除了有猛兽毒蛇,有迷失道路的威胁,更有血腥的历史。脚下踩到的不知是什么野兽的粪便,遇到犹有余温的野猪窝,山风里吹来一阵阵腐尸臭味,身体的疲累加上心理的虚脱感,我终于无力再走,躺在一块叫石凉床的巨石上,巨石下垂挂300多米高的飞瀑,水声咆哮,透骨的凉风从峭壁袭来,看远处茫茫的剑竹林和纵横的山谷,顿生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累积的疲惫逐渐消退,内心在寂静中得到歇息,静穆的心灵与森林融为一体。七星坑以其蛮荒的历史、神奇的生物世界和诡谲的传说,诱惑着我们在幽深的古道上挺进,诱惑着我们用最真实的一面在与森林对话,这是一次生命的跋涉,一次心灵的考验……
傍晚时分,极度疲惫的我们欢呼起来,终于找到可以宿营的地方了——在山坑边有几块平如晒谷场的巨石!即是当地山民所说的石地巷。大家顶着月光,点燃篝火,有的用石头搭灶台,有的把帐篷渐次支开,在帐篷边沿洒上硫磺,用以防蛇防野猪。熊熊的篝火染红了9个帐篷,幽暗的原始森林在火光中忽隐忽现,天幕低垂,触手可及,星星格外的闪亮,似乎与我们这些山外的来客对话。有燃烧的焰火,有持武器站岗放哨的队友,我的心情渐渐平息下来,在远远近近的瀑布声中,在大大小小的各种怪异的声响里,度过了在原始森林里的第一个夜晚。当第一缕曙光透过帐篷,我打了一个激灵,摸摸胳膊摸摸脚,人还好好的,心里忽然有种实实在在的感觉。在危机四伏的原始森林,人显得特别渺小。一个个帐篷纷纷打开,队友们都不约而同起来了,收拾行装,准备挺进七星坑。“坑”是当地的土话,意为溪涧,并非本意的“泥坑、地洞”。
七星坑3条主坑之一——垃圾坑,其名“垃圾”当地音为“立级”,意思是“崎岖不平”之意。七星坑是一条流经七星顶的山涧,七星顶海拔844米,因为山的顶部另有7座独立奇特的山峰,故称七星顶。七星坑由7条山溪迂回20多公里后交汇而成。充沛的水资源形成了七星坑腊鸭洒雄伟的瀑布群自然景观,绚丽多姿。我们攀古藤,涉溪水,逆流而上,抬头看两侧山边是莽莽的原始森林,因为树木茂密,所以树身挺拔,树顶交错着层层的古藤,在迷朦的烟云里缓缓流动,脚下流水有时是静穆的,有时遇到断崖峭壁,形成奔腾的瀑布,洁白的流水以雷霆万钧之势飞泻而下,泻入黑黝黝的深潭,与周围黝黑湿亮的巨石自成一色。我们在巨石上匍匐前进,人根本不能站立,一站起来脚底就像抹了油,还没反应过来就滑倒。溪水较浅时,队友跳入溪中,用木棍插进石缝,给我们作支点攀爬。走了约两个小时,还是黑色调与白色调变换的水,黝黑湿滑的石,没走多远就是轰鸣的瀑布,飞溅的水花,没有一星点的阳光,全身彻骨的冰凉。时见一棵棵横卧于溪谷的古树,千百年的树,千百年的石,千百年的水,书写着千百年的原始森林的传奇。原始森林古老的大树盘根结节,纠缠在山涧的水面,遮蔽着阳光,封锁着云雾,呼啸的飞瀑,还有森林深处阵阵的阴风,传来野兽隐隐的吼叫……七星坑瀑布群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是“浊水潭”和“棺材潭”,来到“浊水潭”,果然见到这一奇观,流入“浊水潭”的水本是清澈的,注入潭里即变浑浊,流出时又是清澈的,而流速极快,根本没有沉淀的时间……还有“棺材潭”,山民说在那里有“妖女”诱浴而让人葬身水底,看水里的鹅卵石随波怪异的晃动,听身后传来刺耳的声响,是瀑布声、野兽的嚎叫,还是“妖女”的呼喊……令人心里一阵惊悸。
在七星坑原始森林历经了三天三夜,我们终于走出来了,在原始森林与文明社会的边界,我们一个个疲惫不堪地倒头便睡,疲惫的思想,疲惫的灵魂——一颗深受原始森林的神秘诱惑而决意探幽的灵魂……
(文 黎彩娟),(采集:赵深芳 编审:叶海林)
一群老驴,领着一群初驴,拾起美丽心情,包裹好城市喧嚣,一起踏足这片原始而神奇的土地—七星坑自然保护区。这里是一块纯粹的净土,除了山民和少数的探险队,很少再看到人的影子了。在国道上颠簸了近5个小时,再辗转了几十分钟的航程,双脚终于踏在了七星坑的土地上。背着沉重的行囊,我们迈着愉快而轻盈的步伐向营地进军。这是我第一次如此全副武装地亲近自然。一路上,我实在是忍不住傻傻地痴笑,对着这山,对着这水……
背囊很快就被我们甩在营地的土房子里,然后换上一身艳丽的泳衣,一发不可收拾地跳进了潺潺的溪水中。欢笑,歌声,高喊,似乎成了我们对这片土地赋予的幸福感最好的答谢,所有的世俗的烦恼,就这么随着奔流的溪水一洗而光。没有时间,没有方向,却拥有快乐,无尽的快乐。
让我出乎意料的是这里的夜晚居然如此迷人,我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的萤火虫在夜幕中飞舞,像光的精灵,山的灵魂,水的光辉。耳边回响着叮叮咚咚的流水声,眼里满是漫天舞动的光圈,好美,好美……,我真的好想就留在这里,再也不要离开。
伴着雨露,我从帐篷里钻出来,呼吸第一口纯正的山野气息。哈哈!真正的雨林探险开始了!我的身上只围着一个小腰包,里面装着足够的干粮,然后再把水壶往包上一挂(最后我嫌它麻烦,把它挂在了领队大字的包上了),就这么晃悠晃悠地出发了。路上,大家有说有笑有唱有跳,恍惚间都回到了童年时光。路,是艰难的,由于昨夜的一场大雨,山路变得更加泥泞不堪。就算是再昂贵的登山鞋,此时也不过是一团脏乎乎的黄泥。
队伍渐渐拉长了,每个人的体力在此时略见好坏。为了让自己不至于没水喝,我硬是坚持紧跟在大字的后面,眼前就看着我那黄色的水壶在那晃悠晃悠。行走了大约90分钟,我们到达原始森林的“入口”了。接下去的路,将会更加艰难。在众人坚定的呼喊声中,我们开始闯入这片神奇地带。唉!与其说“走路”,到不如说是“爬行”来得贴切点!至少我这个初驴是用“爬”的比“走”的多。这山里头哪里有“路”?连只脚都难以插足!我全身的每一块肌肉都用上吃奶的力气了,就为的是不至于葬身山崖。
可喜可贺,我居然,我居然,安然无恙地到达了目的地——双腊瀑布顶,准备下一项最刺激的游戏——溪降。不过,这可真是可怜了我的小肚肚,它早已是饥肠辘辘了。我含着期待的目光询问大字,是不是降下去就可以吃午餐了?他的回答总算没让我失望,于是我踊跃排队,决定第四个溪降!!如果再迟点,我怕我连抓绳子的力气都没有了。
不知道是不是算我运气好,前面两个队友溪降的时候刚好遇上下大雨,轮到我时雨奇迹般地停了,可是瀑布却更急了,水量也增大了(呵呵,是不是真的我也不能确定,但是心里总有点不平衡)。我放大胆子往下跳,可是没到1/3我就失去了平衡,整个人撞在了岩石上,左小腿立刻传来阵阵俱痛。我的第一反应是眼镜完了,放在裤袋里肯定压碎了。我低头望望下面。真的是“望”啊!那两条腊肠居然也有30米高,底下的人小得跟蜜蜂一样。算了,终究是要下去的,不是老老实实地降下去,就是狠狠地摔下去,聪明的我当然选择前者。
也不知道撞了多少次,我总算“安全”到达地面,这回可不能说安然无恙了,我的腿上全是肿的。没出息地说一句,当时我的腿还真是发软了,死死抓住下面接应我的伟哥,生怕自己再狼狈到瘫在石头上(大家别笑我,这真是我的真实感受)。
最后我再抬头望望瀑布,一种胜利的成就感涌上心头。呵呵~~没想到我还是挺行的嘛!!
至于怎么出山的,我就不再细说了,反正还是一句话:路途艰险。回到家里的席梦思床上已经是夜里两点了。要是问我还愿意做驴吗?
经过周密的准备,穿上迷彩服,带上食品、帐篷、武器及药品,我们出发了。多次从恩城经那吉镇再深入沙河山区,那路途已亲切如回家。继续往前走,高峰林立,隐约在苍穹之中的云雾里,时隐时现,她的神秘、悠远和朦胧撩拨着我们的心。这次要在原始森林露营,大家的心情还是有点凝重。车在山路上颠簸了近2个小时,终于到达七星坑口了,进入七星坑可以从山脊登顶而上,可以涉水经浊水潭、棺材潭逆流而上,还可以循古道进入原始森林。这次,我们是觅古道而入。
据史料记载,这条古道留下古瑶民的脚印,也留下清末的山贼滥杀无辜留下的血腥味,因时间久远,古道已被横生的草丛所掩盖,使原始森林变得更神秘。一位老山民要为我们当向导,我们谢绝了,探险的的惊险与艰苦只有在知与不知的变数中才能体会到。好心的山民还是带我们绕过半山腰,因为那里埋有能把几百斤的野兽置于死地的剪子,人若踩上剪子非死即伤。路越来越难走,参天的古树一棵挨一棵,一层包着一层,有的树身上缠绕着难以数清楚的藤条,从树的根部一圈圈缠到树顶,然后从树顶上垂吊下来,在大树间攀附交叉,我们摸索着在树与藤交错的缝隙里爬行,队友用短刀开路,甚至用身体把茂密的野草压向一旁,好让我们通过。这是一条古道,大多被枯枝藤条掩盖,时见卵石有序地排列着,裸露的石块成为古路基,被苔藓覆盖,在距山脚约300米的山脊隐约向莽林深处延伸,古瑶民踩出的古道,让我们嗅到历史的气息。深入森林深处,不时见到残墙断壁,这是村子的遗址,一片荒芜,让人心情愈加凝重。对于裸露地表的石头排列规则,有说这是七星坑少数民族划地为界的记号,有说是为原始森林指示方向的标志,还有说是瑶民拜祭土地山神的祭台,凉风吹走疲倦,惊悸的感觉幽灵般袭来。
在古道上走了近6个小时,原始林海愈加苍苍莽莽,一棵有几百年树龄的巨榕让人驻足,树下有约3亩长势茂盛的砂仁,分明是人为种植的痕迹,拨开丛林,又是断坦残墙!循着零落的方形断墙,可推测是两间房子的墙基,用刀砍断交错的野草,只见地形呈梯状顺山势而下,连续三级,有序地排列着染蓝缸!这是瑶民在此生活的痕迹。
染蓝缸是瑶民用蓝草制作颜料、漂染衣物的作坊。在大片的竹林的遮掩下,呈三级排列的染蓝缸是圆形的池,共有22个,最顶端的一级有11个,中间一级有7个,最下面的有4个,最顶端的染蓝缸较大,直径约2.5米,以下两级依次较小,小的直径约1.5米。染蓝缸用石头砌成,表层是石灰,有的粘合得很好,有的被杂草缠绕,用手一碰,成片地剥落。池的下端有个用于排水的圆孔,依然畅通,池底长满高过人头的植物,几乎湮没染蓝缸,森林人类文明生活的遗址也湮没在历史的迷雾里。
我们沿古道走了一天,广袤无垠的密林,每前进一步都意味着恐惧,除了有猛兽毒蛇,有迷失道路的威胁,更有血腥的历史。脚下踩到的不知是什么野兽的粪便,遇到犹有余温的野猪窝,山风里吹来一阵阵腐尸臭味,身体的疲累加上心理的虚脱感,我终于无力再走,躺在一块叫石凉床的巨石上,巨石下垂挂300多米高的飞瀑,水声咆哮,透骨的凉风从峭壁袭来,看远处茫茫的剑竹林和纵横的山谷,顿生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累积的疲惫逐渐消退,内心在寂静中得到歇息,静穆的心灵与森林融为一体。七星坑以其蛮荒的历史、神奇的生物世界和诡谲的传说,诱惑着我们在幽深的古道上挺进,诱惑着我们用最真实的一面在与森林对话,这是一次生命的跋涉,一次心灵的考验……
傍晚时分,极度疲惫的我们欢呼起来,终于找到可以宿营的地方了——在山坑边有几块平如晒谷场的巨石!即是当地山民所说的石地巷。大家顶着月光,点燃篝火,有的用石头搭灶台,有的把帐篷渐次支开,在帐篷边沿洒上硫磺,用以防蛇防野猪。熊熊的篝火染红了9个帐篷,幽暗的原始森林在火光中忽隐忽现,天幕低垂,触手可及,星星格外的闪亮,似乎与我们这些山外的来客对话。有燃烧的焰火,有持武器站岗放哨的队友,我的心情渐渐平息下来,在远远近近的瀑布声中,在大大小小的各种怪异的声响里,度过了在原始森林里的第一个夜晚。当第一缕曙光透过帐篷,我打了一个激灵,摸摸胳膊摸摸脚,人还好好的,心里忽然有种实实在在的感觉。在危机四伏的原始森林,人显得特别渺小。一个个帐篷纷纷打开,队友们都不约而同起来了,收拾行装,准备挺进七星坑。“坑”是当地的土话,意为溪涧,并非本意的“泥坑、地洞”。
七星坑3条主坑之一——垃圾坑,其名“垃圾”当地音为“立级”,意思是“崎岖不平”之意。七星坑是一条流经七星顶的山涧,七星顶海拔844米,因为山的顶部另有7座独立奇特的山峰,故称七星顶。七星坑由7条山溪迂回20多公里后交汇而成。充沛的水资源形成了七星坑腊鸭洒雄伟的瀑布群自然景观,绚丽多姿。我们攀古藤,涉溪水,逆流而上,抬头看两侧山边是莽莽的原始森林,因为树木茂密,所以树身挺拔,树顶交错着层层的古藤,在迷朦的烟云里缓缓流动,脚下流水有时是静穆的,有时遇到断崖峭壁,形成奔腾的瀑布,洁白的流水以雷霆万钧之势飞泻而下,泻入黑黝黝的深潭,与周围黝黑湿亮的巨石自成一色。我们在巨石上匍匐前进,人根本不能站立,一站起来脚底就像抹了油,还没反应过来就滑倒。溪水较浅时,队友跳入溪中,用木棍插进石缝,给我们作支点攀爬。走了约两个小时,还是黑色调与白色调变换的水,黝黑湿滑的石,没走多远就是轰鸣的瀑布,飞溅的水花,没有一星点的阳光,全身彻骨的冰凉。时见一棵棵横卧于溪谷的古树,千百年的树,千百年的石,千百年的水,书写着千百年的原始森林的传奇。原始森林古老的大树盘根结节,纠缠在山涧的水面,遮蔽着阳光,封锁着云雾,呼啸的飞瀑,还有森林深处阵阵的阴风,传来野兽隐隐的吼叫……七星坑瀑布群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是“浊水潭”和“棺材潭”,来到“浊水潭”,果然见到这一奇观,流入“浊水潭”的水本是清澈的,注入潭里即变浑浊,流出时又是清澈的,而流速极快,根本没有沉淀的时间……还有“棺材潭”,山民说在那里有“妖女”诱浴而让人葬身水底,看水里的鹅卵石随波怪异的晃动,听身后传来刺耳的声响,是瀑布声、野兽的嚎叫,还是“妖女”的呼喊……令人心里一阵惊悸。
在七星坑原始森林历经了三天三夜,我们终于走出来了,在原始森林与文明社会的边界,我们一个个疲惫不堪地倒头便睡,疲惫的思想,疲惫的灵魂——一颗深受原始森林的神秘诱惑而决意探幽的灵魂……
(文 黎彩娟),(采集:赵深芳 编审:叶海林)
一群老驴,领着一群初驴,拾起美丽心情,包裹好城市喧嚣,一起踏足这片原始而神奇的土地—七星坑自然保护区。这里是一块纯粹的净土,除了山民和少数的探险队,很少再看到人的影子了。在国道上颠簸了近5个小时,再辗转了几十分钟的航程,双脚终于踏在了七星坑的土地上。背着沉重的行囊,我们迈着愉快而轻盈的步伐向营地进军。这是我第一次如此全副武装地亲近自然。一路上,我实在是忍不住傻傻地痴笑,对着这山,对着这水……
背囊很快就被我们甩在营地的土房子里,然后换上一身艳丽的泳衣,一发不可收拾地跳进了潺潺的溪水中。欢笑,歌声,高喊,似乎成了我们对这片土地赋予的幸福感最好的答谢,所有的世俗的烦恼,就这么随着奔流的溪水一洗而光。没有时间,没有方向,却拥有快乐,无尽的快乐。
让我出乎意料的是这里的夜晚居然如此迷人,我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的萤火虫在夜幕中飞舞,像光的精灵,山的灵魂,水的光辉。耳边回响着叮叮咚咚的流水声,眼里满是漫天舞动的光圈,好美,好美……,我真的好想就留在这里,再也不要离开。
伴着雨露,我从帐篷里钻出来,呼吸第一口纯正的山野气息。哈哈!真正的雨林探险开始了!我的身上只围着一个小腰包,里面装着足够的干粮,然后再把水壶往包上一挂(最后我嫌它麻烦,把它挂在了领队大字的包上了),就这么晃悠晃悠地出发了。路上,大家有说有笑有唱有跳,恍惚间都回到了童年时光。路,是艰难的,由于昨夜的一场大雨,山路变得更加泥泞不堪。就算是再昂贵的登山鞋,此时也不过是一团脏乎乎的黄泥。
队伍渐渐拉长了,每个人的体力在此时略见好坏。为了让自己不至于没水喝,我硬是坚持紧跟在大字的后面,眼前就看着我那黄色的水壶在那晃悠晃悠。行走了大约90分钟,我们到达原始森林的“入口”了。接下去的路,将会更加艰难。在众人坚定的呼喊声中,我们开始闯入这片神奇地带。唉!与其说“走路”,到不如说是“爬行”来得贴切点!至少我这个初驴是用“爬”的比“走”的多。这山里头哪里有“路”?连只脚都难以插足!我全身的每一块肌肉都用上吃奶的力气了,就为的是不至于葬身山崖。
可喜可贺,我居然,我居然,安然无恙地到达了目的地——双腊瀑布顶,准备下一项最刺激的游戏——溪降。不过,这可真是可怜了我的小肚肚,它早已是饥肠辘辘了。我含着期待的目光询问大字,是不是降下去就可以吃午餐了?他的回答总算没让我失望,于是我踊跃排队,决定第四个溪降!!如果再迟点,我怕我连抓绳子的力气都没有了。
不知道是不是算我运气好,前面两个队友溪降的时候刚好遇上下大雨,轮到我时雨奇迹般地停了,可是瀑布却更急了,水量也增大了(呵呵,是不是真的我也不能确定,但是心里总有点不平衡)。我放大胆子往下跳,可是没到1/3我就失去了平衡,整个人撞在了岩石上,左小腿立刻传来阵阵俱痛。我的第一反应是眼镜完了,放在裤袋里肯定压碎了。我低头望望下面。真的是“望”啊!那两条腊肠居然也有30米高,底下的人小得跟蜜蜂一样。算了,终究是要下去的,不是老老实实地降下去,就是狠狠地摔下去,聪明的我当然选择前者。
也不知道撞了多少次,我总算“安全”到达地面,这回可不能说安然无恙了,我的腿上全是肿的。没出息地说一句,当时我的腿还真是发软了,死死抓住下面接应我的伟哥,生怕自己再狼狈到瘫在石头上(大家别笑我,这真是我的真实感受)。
最后我再抬头望望瀑布,一种胜利的成就感涌上心头。呵呵~~没想到我还是挺行的嘛!!
至于怎么出山的,我就不再细说了,反正还是一句话:路途艰险。回到家里的席梦思床上已经是夜里两点了。要是问我还愿意做驴吗?
自驾线路
由于该景点适合的人群并不多,因此不推荐自驾线路。
自驾导航
导航输入:
江门市——恩平市——黄角村或者湖端或者西冲(从黄角村开始就是进入七星坑的山路,再入点就是湖端,过河对面后再继续走就是西冲,再往前走就是上冲和平坑发电站,这段山路很长,路很难走,车速慢,要走2小时的山路才能到七星坑的入口处)
行车路线:
1、新会市区车主选择:会城大道——龙湾高速入口(共和方向)——转佛开高速(往开平方向)——大槐出高速——S367省道——X535县道——那吉镇——黄角村——湖端——西冲——上冲——平坑——七星坑入口
2、江门市区车主选择:白沙大道/迎宾路——西环路——龙湾高速入口(共和方向)——转佛开高速(往开平方向)——大槐出高速——S367省道——X535县道——那吉镇——黄角村——湖端——西冲——上冲——平坑——七星坑入口
穿越路线一:佛开高速——大槐出口——S365——X535——那吉镇——Y615——黄角——转左再转左走超级长和难考的山路,估计要走2小时然后到上冲,上冲有条很小的村仔,顺着溪上就能进入七星坑森林公园,途经古道、古部落生活地遗址、染蓝缸(是瑶民用蓝草制作颜料、漂染衣物的作坊)、见入不见出的飞鼠洞、充满传奇色彩地香炉坪、浊水潭、棺材潭,终点是立级坑的瀑布叫腊鸭洒、双腊瀑布,历时十二小时以上,最好是加入当地驴友协会或是有经验的人带队才好进入七星坑探险。恩平野鹰探险俱乐部Q群:81108400,创始人傻哥274422599
穿越路线二:恩城—朗底—岑洞—那软—哑口—韭菜坑北部—立级坑—阳东林场—太垌—大八镇—那吉—恩城
自驾用时:
1、从新会市区出发,约5小时到七星坑入口
2、从江门市区出发,约5小时到七星坑入口
自驾路况:
无论从新会市区出发还是江门市区出发,到达景区目的地需要经过市区道路和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不怎么塞车,只有佛开高速中的一小段路限线行驶而导致车速走不快之外,其它路段都很正常。如果是特大节假日会出现塞车,尽量避免上落班高峰期行使,其它时间段都很正常。
江门市——恩平市——黄角村或者湖端或者西冲(从黄角村开始就是进入七星坑的山路,再入点就是湖端,过河对面后再继续走就是西冲,再往前走就是上冲和平坑发电站,这段山路很长,路很难走,车速慢,要走2小时的山路才能到七星坑的入口处)
行车路线:
1、新会市区车主选择:会城大道——龙湾高速入口(共和方向)——转佛开高速(往开平方向)——大槐出高速——S367省道——X535县道——那吉镇——黄角村——湖端——西冲——上冲——平坑——七星坑入口
2、江门市区车主选择:白沙大道/迎宾路——西环路——龙湾高速入口(共和方向)——转佛开高速(往开平方向)——大槐出高速——S367省道——X535县道——那吉镇——黄角村——湖端——西冲——上冲——平坑——七星坑入口
穿越路线一:佛开高速——大槐出口——S365——X535——那吉镇——Y615——黄角——转左再转左走超级长和难考的山路,估计要走2小时然后到上冲,上冲有条很小的村仔,顺着溪上就能进入七星坑森林公园,途经古道、古部落生活地遗址、染蓝缸(是瑶民用蓝草制作颜料、漂染衣物的作坊)、见入不见出的飞鼠洞、充满传奇色彩地香炉坪、浊水潭、棺材潭,终点是立级坑的瀑布叫腊鸭洒、双腊瀑布,历时十二小时以上,最好是加入当地驴友协会或是有经验的人带队才好进入七星坑探险。恩平野鹰探险俱乐部Q群:81108400,创始人傻哥274422599
穿越路线二:恩城—朗底—岑洞—那软—哑口—韭菜坑北部—立级坑—阳东林场—太垌—大八镇—那吉—恩城
自驾用时:
1、从新会市区出发,约5小时到七星坑入口
2、从江门市区出发,约5小时到七星坑入口
自驾路况:
无论从新会市区出发还是江门市区出发,到达景区目的地需要经过市区道路和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不怎么塞车,只有佛开高速中的一小段路限线行驶而导致车速走不快之外,其它路段都很正常。如果是特大节假日会出现塞车,尽量避免上落班高峰期行使,其它时间段都很正常。
周边农庄
酒店门票
注意:门票和酒店的预订服务将连接到相关的合作网站进行处理,如有任何关于门票和酒店方面的问题,请找相关预订平台解决。其中信任度最高的为景区官方网站,其次是同程网、最后是去哪儿网。由于门票的种类和套餐比较多,请仔细阅读,同时可致电景区查询。
游客点评
景区简介
七星坑自然保护区位于恩平市、阳春市河阳东县三地交界的地方,距恩平市区57公里。林区总面积6800多公顷,原始森林核心地带面积1800公顷,山高谷深,群山苍翠,古藤悬空,随风摇曳,溪水潺潺,云雾缥缈,鸟叫蝉鸣,蜂飞蝶舞,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植桫椤王,还有古老的客家部落生活地遗址,见入不见出的飞鼠洞、充满传奇色彩地香炉坪,罕见地娃娃鱼河滑竹、气势如虹地飞瀑等,美得朴拙,奇得目迷,是一个“世外桃源”,也是目前珠江三角洲内唯一保存最好的天然森林。
七星坑原始森林最高峰为七星顶,海拔844.5米。七星坑林区属典型南亚热带季风性常绿阔叶林,动、植物、矿产资源丰富,鉴定出的植物种类有730多种,属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和省级保护植物的达10多种,如桫椤、白桂木、红椿木、巴戟、圆粒荷、吊皮锥、野茶树等。七星坑动物种类也相当丰富,在七星坑的山涧中,陆续发现了爬行类、两栖类动物25种,其中圆舌浮蛙在七星坑被发现在当时是省内发现的第二个分布点,锯腿树蛙、钝头蛇属首次在广东被发现。
七星坑原始森林内有一个叫大旺厂的地方。这里,生长着大片的“蓝”草(学名叫马兰)。拨开“蓝”:草向前,在一棵巨榕下见到一段断垣残壁,有序地排列着22个“蓝缸”,大的直径有3米,小的有1.5米,高度近1米。据说,这是一个已有百多年历史的客家制蓝厂的遗址。据说,清成丰年间,恩平乡人依锦江河两岸而居,山林里则居住着客家人,为争地盘,引发恩邑“上客械斗”,伤亡数以万计。部分客家人为避本土人的仇杀,只好抛山弃寨,攀山越岭退入七星坑原始森林,在森林里繁衍生息。大旺厂一带适合种植“蓝”草,而且用其制成的蓝水染布不会脱色,因此客家人便在这里大量种植,并建起了制蓝厂。到了清末民初,一个姓陈的贼匪在这里占山为十,客家村落和制蓝厂才销声匿迹。
七星坑原始森林里埋有3000万元金银财宝,这在恩平那吉、清湾山区流传了50多年。5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人不断进山寻宝,却一无所获,3000万元宝藏依然是一个充满诱惑的谜。听说,七星坑原始森林山高林密,易守难攻,过去一度是贼匪的天堂。其中,清末至民国期间,这里有多股凶悍贼匪,最大一股是陈裕初率领的贼匪,共有贼人600多名。陈裕初在那吉、清湾一带打家劫舍20多年,敛得金银珠宝无数。民国初期,贼匪被联军击败,俘获贼人600多名,贼首陈裕初等逃入七星坑原始森林,选择一隐蔽的山洞,命令几十个担夫于深夜将价值3000万元的金银珠宝挑进深山,用缸装好,埋在山洞,然后杀了所有埋宝人。此后,陈裕初整日躲在七星坑,经常借酒消愁,有一次请一个干儿子喝酒,醉醺醺之中吐露了关于埋宝的事情,但藏宝的地点却说得含含糊糊。从此,陈裕初在七星坑埋有财宝的消息便在恩平那吉、清湾山区传开了。
无掩山坑螺的传说,七星坑原始森林的垃圾坑生长着两种山坑螺,一种是生长在垃圾坑下游山涧中的有掩(“掩”,即螺口上的掩片)山坑螺,一种是生长在垃圾坑上游山涧中的无掩山坑螺。对于无掩山坑螺,在恩平清湾一带有这样的传说。据说,当时七星坑原始森林有多股凶悍贼匪。他们白天窝藏在森林里,夜里四处出击,打家劫舍,凡遇到青壮年男子,就捉上山为他们做苦力;凡遇到年轻美貌的女子,就抢上山供他们淫乐。男子被他们折磨得精疲力尽和女子被他们摧残得花容失色后,便惨遭杀害,将尸体抛弃在垃圾坑的上游。这样,整条山坑便血流成河,生长在这早的山坑螺便大肆吸食鲜血和尸体腐肉。玉皇大帝知道这件事后大怒,认为这些男男女女死得已经够惨了,山坑螺还要吃他们的肉和血,太不应该了。于是便命令天兵天将下凡对垃圾坑上游那些大肆吸食鲜血和尸体腐肉的山坑螺进行了惩罚,将螺口上的掩片剥了下来,下游的山坑螺见状就不敢吸食上游流下的鲜血和腐肉。这样,垃圾坑就就出现了有掩山坑螺和无掩山坑螺。
关于七星坑还有许多的传说:一、在七星坑峡谷,白天也可观看到星星;二、在垃圾坑捉鱼,捉获的鱼若死了会“复活”,活着的会从密闭的鱼篓里跑回水里;三、在棺材潭沐浴,会有美女出现,相伴泡在水里后,忽听石头轰轰地滚落水的声音,却看不到石头的影子,沐浴的人最终被美女所害……在飞鼠洞,见水流入,却不见水流出,更离奇的是,有山民深入七星坑采拾药材,一条巨藤拦住去路,那山民抽出刀把巨藤断开,断开悬垂下来的不是断藤,却是两只血淋淋的手臂;四、在七星坑口小河边的“飞鼠洞”,有一块约2平方米的石块,人们叫这块石板为血石板,据说人们一踏上这块石板,脚板就会被染成血红,那是无辜冤死者的鲜血。自古以来,人们一说起七星坑,便与许许多多离奇古怪的故事结合在一起,加上山峰之间落差极大,地形地貌复杂,毒蛇、野兽出没,有的山民甚至说,单枪匹马到森林里闯的人,没有一个能活着出来。就这样,七星坑被蒙上神秘的面纱,以蛮荒的历史、诡秘的传说、凶猛的野兽世界,拒绝乡民的进入。
七星坑原始森林最高峰为七星顶,海拔844.5米。七星坑林区属典型南亚热带季风性常绿阔叶林,动、植物、矿产资源丰富,鉴定出的植物种类有730多种,属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和省级保护植物的达10多种,如桫椤、白桂木、红椿木、巴戟、圆粒荷、吊皮锥、野茶树等。七星坑动物种类也相当丰富,在七星坑的山涧中,陆续发现了爬行类、两栖类动物25种,其中圆舌浮蛙在七星坑被发现在当时是省内发现的第二个分布点,锯腿树蛙、钝头蛇属首次在广东被发现。
七星坑原始森林内有一个叫大旺厂的地方。这里,生长着大片的“蓝”草(学名叫马兰)。拨开“蓝”:草向前,在一棵巨榕下见到一段断垣残壁,有序地排列着22个“蓝缸”,大的直径有3米,小的有1.5米,高度近1米。据说,这是一个已有百多年历史的客家制蓝厂的遗址。据说,清成丰年间,恩平乡人依锦江河两岸而居,山林里则居住着客家人,为争地盘,引发恩邑“上客械斗”,伤亡数以万计。部分客家人为避本土人的仇杀,只好抛山弃寨,攀山越岭退入七星坑原始森林,在森林里繁衍生息。大旺厂一带适合种植“蓝”草,而且用其制成的蓝水染布不会脱色,因此客家人便在这里大量种植,并建起了制蓝厂。到了清末民初,一个姓陈的贼匪在这里占山为十,客家村落和制蓝厂才销声匿迹。
七星坑原始森林里埋有3000万元金银财宝,这在恩平那吉、清湾山区流传了50多年。5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人不断进山寻宝,却一无所获,3000万元宝藏依然是一个充满诱惑的谜。听说,七星坑原始森林山高林密,易守难攻,过去一度是贼匪的天堂。其中,清末至民国期间,这里有多股凶悍贼匪,最大一股是陈裕初率领的贼匪,共有贼人600多名。陈裕初在那吉、清湾一带打家劫舍20多年,敛得金银珠宝无数。民国初期,贼匪被联军击败,俘获贼人600多名,贼首陈裕初等逃入七星坑原始森林,选择一隐蔽的山洞,命令几十个担夫于深夜将价值3000万元的金银珠宝挑进深山,用缸装好,埋在山洞,然后杀了所有埋宝人。此后,陈裕初整日躲在七星坑,经常借酒消愁,有一次请一个干儿子喝酒,醉醺醺之中吐露了关于埋宝的事情,但藏宝的地点却说得含含糊糊。从此,陈裕初在七星坑埋有财宝的消息便在恩平那吉、清湾山区传开了。
无掩山坑螺的传说,七星坑原始森林的垃圾坑生长着两种山坑螺,一种是生长在垃圾坑下游山涧中的有掩(“掩”,即螺口上的掩片)山坑螺,一种是生长在垃圾坑上游山涧中的无掩山坑螺。对于无掩山坑螺,在恩平清湾一带有这样的传说。据说,当时七星坑原始森林有多股凶悍贼匪。他们白天窝藏在森林里,夜里四处出击,打家劫舍,凡遇到青壮年男子,就捉上山为他们做苦力;凡遇到年轻美貌的女子,就抢上山供他们淫乐。男子被他们折磨得精疲力尽和女子被他们摧残得花容失色后,便惨遭杀害,将尸体抛弃在垃圾坑的上游。这样,整条山坑便血流成河,生长在这早的山坑螺便大肆吸食鲜血和尸体腐肉。玉皇大帝知道这件事后大怒,认为这些男男女女死得已经够惨了,山坑螺还要吃他们的肉和血,太不应该了。于是便命令天兵天将下凡对垃圾坑上游那些大肆吸食鲜血和尸体腐肉的山坑螺进行了惩罚,将螺口上的掩片剥了下来,下游的山坑螺见状就不敢吸食上游流下的鲜血和腐肉。这样,垃圾坑就就出现了有掩山坑螺和无掩山坑螺。
关于七星坑还有许多的传说:一、在七星坑峡谷,白天也可观看到星星;二、在垃圾坑捉鱼,捉获的鱼若死了会“复活”,活着的会从密闭的鱼篓里跑回水里;三、在棺材潭沐浴,会有美女出现,相伴泡在水里后,忽听石头轰轰地滚落水的声音,却看不到石头的影子,沐浴的人最终被美女所害……在飞鼠洞,见水流入,却不见水流出,更离奇的是,有山民深入七星坑采拾药材,一条巨藤拦住去路,那山民抽出刀把巨藤断开,断开悬垂下来的不是断藤,却是两只血淋淋的手臂;四、在七星坑口小河边的“飞鼠洞”,有一块约2平方米的石块,人们叫这块石板为血石板,据说人们一踏上这块石板,脚板就会被染成血红,那是无辜冤死者的鲜血。自古以来,人们一说起七星坑,便与许许多多离奇古怪的故事结合在一起,加上山峰之间落差极大,地形地貌复杂,毒蛇、野兽出没,有的山民甚至说,单枪匹马到森林里闯的人,没有一个能活着出来。就这样,七星坑被蒙上神秘的面纱,以蛮荒的历史、诡秘的传说、凶猛的野兽世界,拒绝乡民的进入。
浏览次数: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