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相关内容
自驾攻略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四季佳适宜游玩,以家庭和情侣自驾游为主。博物馆门票为12元,建有停车场,对面的越秀公园也可以停车。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主要展示南越王墓原址及其出土文物。博物馆以古墓为中心,依山而建,将综合陈列大楼、古墓保护区、主体陈列大楼几个不同序列的空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突出了遗址博物馆的群体气派。
南越王墓博物馆跟其它博物馆一样以展示文物为主,但这里展示的重量级古文物比较多,会让你用心地慢慢观赏。另外博物馆的最大特色是可以参观古墓,古墓还算比较大,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南越王墓的结构。博物馆展示的文物非常之多,参观用时为1小时,下午4点半左右就停止售票。
南越王墓已出土珍贵文物1000多件,是岭南地区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陪葬物最丰富的汉初古墓,也是唯一的一座全用石块砌建而成的、首次出现壁画的彩绘石室墓。墓中出土文物尤以铜器和陶器最具南方越族文化的特色,有青铜编钟乐器3套,铜鼎36个,铜镜39面,以及金印3枚,出土玉器240多件。其中墓主身穿的玉衣殓装已复原,它是中国发现完整的西汉玉衣中年代最早又是唯一的“丝缕玉衣”。另外还有文帝行玺金印被称为镇墓之宝,同样非常值得观赏。如果把你对古文物感兴趣的话,不妨到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来参观。
南越王墓博物馆跟其它博物馆一样以展示文物为主,但这里展示的重量级古文物比较多,会让你用心地慢慢观赏。另外博物馆的最大特色是可以参观古墓,古墓还算比较大,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南越王墓的结构。博物馆展示的文物非常之多,参观用时为1小时,下午4点半左右就停止售票。
南越王墓已出土珍贵文物1000多件,是岭南地区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陪葬物最丰富的汉初古墓,也是唯一的一座全用石块砌建而成的、首次出现壁画的彩绘石室墓。墓中出土文物尤以铜器和陶器最具南方越族文化的特色,有青铜编钟乐器3套,铜鼎36个,铜镜39面,以及金印3枚,出土玉器240多件。其中墓主身穿的玉衣殓装已复原,它是中国发现完整的西汉玉衣中年代最早又是唯一的“丝缕玉衣”。另外还有文帝行玺金印被称为镇墓之宝,同样非常值得观赏。如果把你对古文物感兴趣的话,不妨到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来参观。
自驾导航
导航输入:
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停车场
行车路线:
1、新会市区车主选择:会城大道——龙湾高速入口(共和方向)——转江肇高速——转佛开高速——广州市——广州环城高速(北环段)——三元里出高速——三元里大道——解放北路——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2、江门市区车主选择:白沙大道/迎宾路——西环路——龙湾高速入口(共和方向)——转江肇高速——转佛开高速——广州市——广州环城高速(北环段)——三元里出高速——三元里大道——解放北路——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自驾用时:
1、从新会市区出发,约1小时30分钟到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2、从江门市区出发,约1小时30分钟到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自驾路况:
无论从新会市区出发还是江门市区出发,到达景区目的地需要经过市区道路和高速公路,而高速公路中位于广州的北环路和内环路的某些路段由于车辆过多或者经常修路而导致车速走不快,甚至有时会出现大塞车。而广州市区道路中有些路段汇聚的车辆过多同样会导致车速行驶缓慢。如果不熟悉广州路段的车友最好听从导航指示去走。
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停车场
行车路线:
1、新会市区车主选择:会城大道——龙湾高速入口(共和方向)——转江肇高速——转佛开高速——广州市——广州环城高速(北环段)——三元里出高速——三元里大道——解放北路——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2、江门市区车主选择:白沙大道/迎宾路——西环路——龙湾高速入口(共和方向)——转江肇高速——转佛开高速——广州市——广州环城高速(北环段)——三元里出高速——三元里大道——解放北路——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自驾用时:
1、从新会市区出发,约1小时30分钟到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2、从江门市区出发,约1小时30分钟到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自驾路况:
无论从新会市区出发还是江门市区出发,到达景区目的地需要经过市区道路和高速公路,而高速公路中位于广州的北环路和内环路的某些路段由于车辆过多或者经常修路而导致车速走不快,甚至有时会出现大塞车。而广州市区道路中有些路段汇聚的车辆过多同样会导致车速行驶缓慢。如果不熟悉广州路段的车友最好听从导航指示去走。
周边农庄
酒店门票
注意:门票和酒店的预订服务将连接到相关的合作网站进行处理,如有任何关于门票和酒店方面的问题,请找相关预订平台解决。其中信任度最高的为景区官方网站,其次是同程网、最后是去哪儿网。由于门票的种类和套餐比较多,请仔细阅读,同时可致电景区查询。
游客点评
景区简介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建筑面积17400多平方米,主要展示南越王墓原址及其出土文物。博物馆以古墓为中心,依山而建,将综合陈列大楼、古墓保护区、主体陈列大楼几个不同序列的空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突出了遗址博物馆的群体气派,是岭南现代建筑的一个辉煌代表,曾获得六项国内外建筑大奖。博物馆还设有杨永德伉俪捐赠的陶瓷枕专题陈列和不定期的临时展览。博物馆现藏陶瓷枕多达400余件,制作年代由唐迄民国,以宋、金为主,数量之多、品质之精、窑口之广在国内同类收藏品中均属罕见。
博物馆占地14000平方米。整体布局以古墓为中心,上盖覆斗形钢架玻璃防护棚,象征汉代帝王陵墓覆斗型封土。墓的东边为三层的综合陈列楼,北边为两层的主体陈列楼,用环绕的回廊上下沟通将三座建筑物连成整体。博物馆在外型、装饰及用材方面也独具匠心,因陵墓的石室所用石材主要是红色砂岩,所以展馆的三个组成部分的外墙,也选用红砂岩作衬面。
全馆共有10个展厅,4800多平方米。1988年开馆以来,共接待观众超过175万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已被选进世界80个著名博物馆之中。该馆是广州越秀山一象岗文化史迹游览线的主要景点,建筑以轴线对称布局,按参观路线依山建馆,拾级而上,把展馆、墓室及扩建之展室连成有机整体。
西汉南越王墓位于广州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该墓于1983年6月被发现,挖掘完毕即在原地建立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发掘时,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玺”金印一方以及“赵眜”玉印,证明陵墓主人的身份。南越文王墓的出土,被誉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西汉南越王墓已开辟为博物馆。
南越王墓是岭南地区汉墓中出土文物最多、考古收获最大的一座。它的发现,为研究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开发、物质文化的发展、南越历史,以及广州早期城市的历史发展、汉越民族文化的融汇等,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截至2013年,南越王墓已出土珍贵文物1000多件(组),有15位殉葬人,是截至2013年为止,岭南地区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陪葬物最丰富的汉初古墓,也是唯一的一座全用石块砌建而成的、首次出现壁画的彩绘石室墓。墓中出土文物尤以铜器和陶器最具南方越族文化的特色,有青铜编钟乐器3套,铜鼎36个,铜镜39面,以及金印3枚,出土玉器240多件。墓主身穿的玉衣殓装已复原,它是中国截至2013年为止发现完整的西汉玉衣中年代最早又是唯一的“丝缕玉衣”。墓中出土蓝色平板玻璃、世界第一套套色印花铜版模、非洲象牙等,都是一批有意义的稀世珍品。。不少在南越王墓出土文物,被世人誉为“岭南文化之光”和“国宝”。
南越王赵眜墓是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墓中出土各类随葬品一万余件,以玉器中墓主身穿的“丝缕玉衣”为中国考古首次发现。青玉角杯、十一套组玉配饰、五十八件玉剑饰等都是汉玉中的重大发现。铜器中刻有“蕃禺”铭文的鼎、刻战船纹的提筒和刻有“文帝九年”铭文的句鑃都至为重要。还有古波斯银盒、蓝色平板玻璃牌饰等大批珍品。出于墓主身上的龙钮“文帝行玺”金印和“赵昩”玉印,确证墓主为第二代南越王。墓室内外还发现十五个殉人。本展览分为五个单元:文帝金印、主室瑰宝、墓中殉人、御库藏珍、钟鸣鼎食。
现有馆藏陶瓷枕四百余件,其中有两百余件由香港著名收藏家杨永德先生与夫人杨张瑞贞女士捐赠。这批枕的年代由唐迄元,以宋金时期为多,釉色五彩纷呈,造型多式多样。窑口以唐宋以来北方产区的河南、河北为主,有巩县窑、磁州窑、登封窑、宝丰清凉寺窑、定窑、耀州窑以及南方的长沙窑和景德镇窑等。这批陶瓷枕数量之多,
品类之众,窑口之广,在国内外实属罕见。为了表彰香港著名文物鉴藏家杨永德先生的爱国情怀,1993年博物馆还特设专门展厅展示其捐赠的两百多件陶瓷枕,按年代和窑口进行分类陈列,反映了陶瓷枕的源流和兴盛情况。
文帝行玺金印出土于墓主人的胸部位置。印面边长3.1厘米,宽3厘米,通高1.8厘米,重148.5克,含金量是98%。印面阴刻“文帝行玺”四个字,应是南越文王的发布命令的官印。
金印的印钮是一条游龙,盘曲成“S”形,龙头伸向一角,龙身上的鳞片和爪是铸成后凿刻的,龙腰隆起可以用来穿印绶。出土时,金印印面沟槽及印台四壁都有使用和碰撞的痕迹,显然,是墓主生前的实用物。“文帝行玺”金印主要特点以龙为钮,黄金铸成,僭称帝玺,打破了秦汉时期天子用玺以白玉为材料,以螭虎为印钮的规制。“文帝行玺”金印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的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也是唯一的汉代龙钮帝玺。
右夫人玺金印边长:2.15厘米 宽:2.15厘米 通钮高:1.5厘米 重:65克 右夫人玺金印是南越王墓中出土的出土的3枚金印中尺寸最小的一枚,但为四个夫人中唯一黄金印玺。金印以龟为钮。按照汉代礼制,夫人是皇帝和诸侯王妃妾的称号,可以推断,右夫人等四位夫人的身份是南越国后宫的妃妾。右夫人的随葬品数量多、品质精。汉代以右为尊,说明她应是诸妃之首。
博物馆占地14000平方米。整体布局以古墓为中心,上盖覆斗形钢架玻璃防护棚,象征汉代帝王陵墓覆斗型封土。墓的东边为三层的综合陈列楼,北边为两层的主体陈列楼,用环绕的回廊上下沟通将三座建筑物连成整体。博物馆在外型、装饰及用材方面也独具匠心,因陵墓的石室所用石材主要是红色砂岩,所以展馆的三个组成部分的外墙,也选用红砂岩作衬面。
全馆共有10个展厅,4800多平方米。1988年开馆以来,共接待观众超过175万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已被选进世界80个著名博物馆之中。该馆是广州越秀山一象岗文化史迹游览线的主要景点,建筑以轴线对称布局,按参观路线依山建馆,拾级而上,把展馆、墓室及扩建之展室连成有机整体。
西汉南越王墓位于广州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该墓于1983年6月被发现,挖掘完毕即在原地建立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发掘时,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玺”金印一方以及“赵眜”玉印,证明陵墓主人的身份。南越文王墓的出土,被誉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西汉南越王墓已开辟为博物馆。
南越王墓是岭南地区汉墓中出土文物最多、考古收获最大的一座。它的发现,为研究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开发、物质文化的发展、南越历史,以及广州早期城市的历史发展、汉越民族文化的融汇等,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截至2013年,南越王墓已出土珍贵文物1000多件(组),有15位殉葬人,是截至2013年为止,岭南地区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陪葬物最丰富的汉初古墓,也是唯一的一座全用石块砌建而成的、首次出现壁画的彩绘石室墓。墓中出土文物尤以铜器和陶器最具南方越族文化的特色,有青铜编钟乐器3套,铜鼎36个,铜镜39面,以及金印3枚,出土玉器240多件。墓主身穿的玉衣殓装已复原,它是中国截至2013年为止发现完整的西汉玉衣中年代最早又是唯一的“丝缕玉衣”。墓中出土蓝色平板玻璃、世界第一套套色印花铜版模、非洲象牙等,都是一批有意义的稀世珍品。。不少在南越王墓出土文物,被世人誉为“岭南文化之光”和“国宝”。
南越王赵眜墓是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墓中出土各类随葬品一万余件,以玉器中墓主身穿的“丝缕玉衣”为中国考古首次发现。青玉角杯、十一套组玉配饰、五十八件玉剑饰等都是汉玉中的重大发现。铜器中刻有“蕃禺”铭文的鼎、刻战船纹的提筒和刻有“文帝九年”铭文的句鑃都至为重要。还有古波斯银盒、蓝色平板玻璃牌饰等大批珍品。出于墓主身上的龙钮“文帝行玺”金印和“赵昩”玉印,确证墓主为第二代南越王。墓室内外还发现十五个殉人。本展览分为五个单元:文帝金印、主室瑰宝、墓中殉人、御库藏珍、钟鸣鼎食。
现有馆藏陶瓷枕四百余件,其中有两百余件由香港著名收藏家杨永德先生与夫人杨张瑞贞女士捐赠。这批枕的年代由唐迄元,以宋金时期为多,釉色五彩纷呈,造型多式多样。窑口以唐宋以来北方产区的河南、河北为主,有巩县窑、磁州窑、登封窑、宝丰清凉寺窑、定窑、耀州窑以及南方的长沙窑和景德镇窑等。这批陶瓷枕数量之多,
品类之众,窑口之广,在国内外实属罕见。为了表彰香港著名文物鉴藏家杨永德先生的爱国情怀,1993年博物馆还特设专门展厅展示其捐赠的两百多件陶瓷枕,按年代和窑口进行分类陈列,反映了陶瓷枕的源流和兴盛情况。
文帝行玺金印出土于墓主人的胸部位置。印面边长3.1厘米,宽3厘米,通高1.8厘米,重148.5克,含金量是98%。印面阴刻“文帝行玺”四个字,应是南越文王的发布命令的官印。
金印的印钮是一条游龙,盘曲成“S”形,龙头伸向一角,龙身上的鳞片和爪是铸成后凿刻的,龙腰隆起可以用来穿印绶。出土时,金印印面沟槽及印台四壁都有使用和碰撞的痕迹,显然,是墓主生前的实用物。“文帝行玺”金印主要特点以龙为钮,黄金铸成,僭称帝玺,打破了秦汉时期天子用玺以白玉为材料,以螭虎为印钮的规制。“文帝行玺”金印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的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也是唯一的汉代龙钮帝玺。
右夫人玺金印边长:2.15厘米 宽:2.15厘米 通钮高:1.5厘米 重:65克 右夫人玺金印是南越王墓中出土的出土的3枚金印中尺寸最小的一枚,但为四个夫人中唯一黄金印玺。金印以龟为钮。按照汉代礼制,夫人是皇帝和诸侯王妃妾的称号,可以推断,右夫人等四位夫人的身份是南越国后宫的妃妾。右夫人的随葬品数量多、品质精。汉代以右为尊,说明她应是诸妃之首。
浏览次数:5732